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00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增加值实现242亿元,同比增长11%。
从行业上看,冶金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增加值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这主要是靠“五矿中板”、“营口钢铁”两户企业的拉动,前者预计厚钢板产量可达50万吨,同比增长25%以上;后者预计钢材产量可达30万吨(去年同期为零)。鞍钢鲅鱼圈分公司因抗大变型管线钢、高韧性钢订单不足,产量同比下降。
石化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增加值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6.5%。“风光化工”、“向阳催化剂”、“康辉石化”增长势头强劲,带动了全行业的增长。“中海沥青”、“赢创三征”生产下滑。
装备制造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10亿元、增加值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17%。其中,汽保、钢铁及深加工、管件阀门、汽车零部件等子行业,分别实现产值24亿元、106亿元、10亿元、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0%、20%、24%。 “大族冠华”、“马勒公司”、“压铸业公司”等重点企业增幅较大。
新型建材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增加值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2%。“天瑞水泥”、“金地球水泥”、“四方铝业”、“辽河铝材”增幅较大,“盼盼安居”幅增较小,“托田铝业”下降。
轻工业预计实现产值93亿元、增加值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4 %。营口卷烟厂产值同比下降,“嘉里粮油”、“盐业公司”产值同比增长。
纺织服装业预计实现总产值52亿元、增加值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9%。印染布、纱、混纺棉布产量下降,服装、涤纶纤维产量的增长带动了全行业的产值增长。
镁质材料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增加值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和5%。年初以来,电熔镁砂、重烧镁砂、轻烧镁砂出口价格每吨下降200元左右,企业处于无利和微利状态。由于这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高附加值产品占主导,因而带动全行业实现小幅增长。
有关人士认为,制约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恶性竞争,在镁质材料与冶金两个行业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品牌少,难以抵御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与下行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