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简报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化简报
营口信息化第1期

刊首寄语

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多的了解、参与我市信息化建设,架起政府和各界沟通的桥梁,《营口信息化》简报同大家见面了。

《营口信息化》简报由市经信委和市信息化办公室主办,主要面向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IT界。本报旨在宣传国家、省市的方针政策,传递权威声音,介绍发展动态,交流工作经验,指导推进工作,服务全市信息化建设。由于水平有限和办报经验不足,简报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我们真诚的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多提宝贵意见,使简报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为把本报办成全市研究、学习和交流信息化工作的阵地,使简报的内容更加鲜活和丰富多彩,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营口信息化》简报编辑部地址:营口市信息化办公室(营口工业大厦606室)

邮编:115000                 电话:2919369(传真)

E-mailykxxh2919369@126.com

 

本期内容:

 

本期关注】

l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工作动态】

l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信息化重点工作

l       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有关2015年信息化工作任务

工作要点

l       营口市经信委2015年信息化主要工作

两化融合

l       深化“两化”融合 助力百年青花

-----营口青花集团信息化经验交流

知识橱窗

l       什么是两化融合

l       为什么我国将两化融合作为跨越式发展主导战略

 

 

 

 

本期关注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摘要)

 

一、工作任务。

1、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实现传统产业质的提升。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围绕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发展壮大互联网产业。3、引领城镇化建设。引领城镇化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全力打造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和“以人为本”的城市,提高城镇化的质量。4、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

二、重大工程。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结合我省落实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统筹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加快沈阳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积极推动4G和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稳妥推进全省三网融合进程,初步形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2、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以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与综合集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3、产品智能化提升工程。通过加快嵌入式芯片、可编程控制器等智能技术在工业产品的应用,提升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每年推出10个智能化工业产品示范,推动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4、节能减排示范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在冶金、石化等高耗能企业的广泛应用,促进节能降耗和减污减排。5、物联网应用推广工程。鼓励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加快物联网应用模式创新和产业化。6、工业软件振兴工程。以工业软件为突破,带动产品从研发到制造的全流程信息化。7、数字城管工程。推动数字城管与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相结合,促进城市管理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转变。8、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示范工程。面向全省100个重点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助力城镇化建设。9、互联网产业应用示范工程。鼓励互联网产业技术研发,以应用示范为突破,加快应用模式创新和产业化。10、农业现代化信息技术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立信息技术支撑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和升级,推动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工作动态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提出2015年信息化重点工作

 

2014122223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苗圩部长做了题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工业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报告。

报告对2015年信息化工作做了部署。一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1、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组织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区)试点建设。2、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继续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研究制定鼓励车联网发展政策措施。3、加快培育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研究制订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组织开展工业电子商务行业和区域试点,制订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4、建设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发布和国际化,做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认定试点工作。5、强化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保障。推动出台支持两化融合的财税、金融以及产用结合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和急需标准。二是加快建设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强化互联网行业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加快建设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落实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和三网融合推广阶段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完善互联网行业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和无线电管理,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有关2015年信息化工作任务

 

201519,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李兵主任做了题为《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报告。

报告中明确了2015年全省信息化工作任务:更加注重两化融合,提升产业竞争新优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也是新常态下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把握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发展呈现的新趋势,做好领会融合这篇大文章,在融合发展中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以全面落实《辽宁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行动计划》为重点,突出抓好“七项工程”:即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工程、产品智能化提升工程、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物联网应用推广工程、工业软件振兴工程、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和互联网产业应用示范工程。

 

工作要点

 

营口市经信委2015年信息化主要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营口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破解新难题实现工业新发展,开创工业新局面

今年的工业和信息化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力推进两化融合和电子政务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1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在沿海产业基地、开发区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园实行两化融合发展试点,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在全市树立10户两化融合标杆企业,推广经验,促进我市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2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统筹协调建设协同办公一体化服务平台、网上审批一站式服务平台和政府网站群,实现政府部门无纸化办公和信息资源共享,使我市电子政务水平处于全省先进行列。3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大宗工业原材料电子交易平台、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进一步做大汽保、乐器、包装、管阀和塑料等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企业产品营销。4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联通和电信公司4G网络和铁通公司宽带提速工程建设,实行月调度,季总结,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加快我市通信网络向光纤和4G时代过渡。5、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各方面的应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装备工艺、研发设计、财务管理和现场管理等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6、提高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水平。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嵌入软件,积极为企业争取“双软”认证返还增值税等政策,实现装备制造业企业智能化、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7、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组建信息安全应急专家组和技术支撑队伍,组织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8、促进信息消费宣传和引导。推进电信企业利用5.17宣传日加强信息消费宣传,在电信营业厅和超市设立4G网络体验区,鼓励和刺激大众的信息消费理念。

 

两化融合

 

深化“两化”融合 助力百年青花

----营口青花集团信息化经验交流

 

营口青花集团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集团,坐落在中国镁都大石桥市,现有员工7000多人,占地400万平方米,资产50亿元,亚太地区最大的碱性耐火材料供应商。

集团被国家六部委评定为国家大型企业,曾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四十位。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驰名商标”,青花耐火材料研究院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一、青花集团两化融合的建设历程

(一)2012年前完成的信息化及工业化建设工作

1、工业化建设方面:

² 青花的各个高温烧成系统有自动化控制室,实现了高温烧成管理的自动化;

² 青花拥有从原料破碎到混炼完成的自动化控制室,实现了原料加工管理的自动化;

² 拥有机器人自动码砖系统,实现了码砖管理自动化;

² 初步实现了矿山及安全管理的视频监控体系。

2、信息化建设方面:

² 各工厂有独立的网络系统;

² 在国际销售管理方面,与南北汇丰公司一起开发了专业性很强的外贸管理ERP系统,实现了每年5个亿左右的进出口业务的全程信息化运作;

² 在国内销售管理方面,使用了金蝶K3软件,实现了仓储和计划执行过程的信息化;

² 在财务管理方面,使用速达财务软件,实现了财务管控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二)2012年后完成的信息化及工业化建设工作

1、基于集团管控级的信息平台建设方面

² 搭建了基于整个集团级的网络平台系统,初步实现了千兆接入、百兆桌面的网络系统;

² 基于网络平台的集成应用,如:视频监控(与生产管理相关的监控体系;与安全管理相关的监控体系)、VOIP、视频会议等系统(覆盖岫岩、上海、太仓、金山、金桥、总部)、构建一卡通系统;

² 基于集团管控、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系统,我们选用用友NC最新版本,并联合开发具有青花特色的个性化信息化系统。

2、基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全面信息化方面

² 优化ERP系统,进行信息融合及深化应用;

² 推进、数据挖掘、精细化统计分析,依靠数据决策;

² 规划将先进技术手段与ERP融合:如RFID、条码等使用;

² 规划将工业自动化系统,通过MES系统与ERP系统的无缝结合。

二、信息化带来的价值

青花集团的两化融合之路,是基于青花在耐火行业百年强企战略而推进的,这就要求青花集团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在两化融合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若企业的核心短板被消灭,核心优势得到发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降耗且又轻松管理,企业的亮点将不断释放,将甩开包袱,获得超常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示范效益将十分巨大!

1、由“做大做强”的规模经济向“做好做优”的盈利模式转变;促进青花由生产经营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到相应的服务供应商的转型。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企业;实现国际化、全球化经营,由单一环节向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实现收购兼并,产业链整合);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3、智慧青花需要打造一个统一平台,设立青花数据中心,构建三张基础网络(通信、互联、物联:物联网、基础网络、互联网),通过分层建设,分期实现,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智慧青花系统框架。

4、在强化人、财、物管控基础上,加强对业务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使内控和风险管控更加规范和严格,实现基于规模、盈利与风险、全面业绩的均衡的管控。   

三、信息化建设取得的经验

1青花集团制定了自己的IT规划及IT战略,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战略及经营模式要随之调整,前期所制定的IT规划缺乏一定的弹性,需要进一步优化;

2、信息化要与企业战略、企业运营相结合(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3、信息化本身是一种投资,要追求明确的投资效益目标(信息化不是费用的投入);

4、信息化应该整体规划、统一平台、分步骤全面实施(不能形成信息孤岛);

5、选择合适的、长期合作的软件供应商;

6、持续优化,不断改进(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7、建立执行力强的实施小组,以“我”为主;

8、两化融合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

知识橱窗

 

1、什么是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领域所有要素融合,进而提升、变革、创新、改造传统工业,形成新型工业装备,催生新的工业模式,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工业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广义讲,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大社会历史进程的交织、融合和相互促进发展,覆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狭义讲,是推进信息化与产业体系、工业体系融合,构建现代产业(工业)体系。

2、为什么我国将两化融合作为跨越式发展主导战略

“两化融合”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命题。“两化融合”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次历史性飞越的内在需要,反映了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国对加快完成工业化和加速建设信息化进程的科学认识。“两化融合”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丰富的内涵。“两化融合”是把握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保证新时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我国腾飞崛起的唯一途径。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依靠传统工业化道路只能跟在别人后爬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当今已经没有比较优势。如果继续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只能永远跟随在发达国家后面,就难以实现我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依靠传统工业化道路无法实现崛起,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的工业化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当今世界已经没有仅仅依靠传统工业化而崛起的资源条件和社会条件。依靠传统工业化道路无法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自然资源的约束、劳动的约束、市场的约束以及技术和信息的约束。完成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不能离开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不能离开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深入发展也离不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不需要采用发达国家那样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而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推进“两化”融合发展,加速我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