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纺织印染行业经历了太多太多。对于企业来说,“关”成为了今年的主要基调,是去是留成为最艰难的抉择。新规出台、产能缩减、环评制度的修改等一波又一波的热点不断爆炸,牵动着印染企业的心房和脆弱的神经。而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这几大因素依旧将影响行业,甚至决定着纺织印染企业的生或死!
新规出台,印染行业首当其冲,2018企业生产首先得过“环境关”
2017年,纺织企业的首要难题可能不是原料价格波动、下游订单不好,而是环保要求的提高和严查。对此,印染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为了进一步规范印染行业管理,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和《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两份行业规范文件进行了修订,形成并印发了《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和《印染企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两新版文件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两旧版文件同时废止。
据了解,2017版印染行业规范条件规定企业禁止使用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设备、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产品能耗和新鲜水取水量要达到规定要求等。
而在2018年,环境保护税将于1月1日起施行,法律施行之日起,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不再征收排污费。以年产值5000万元为基准的中型企业为例:一家中型生产企业的年度环保税额,应该在30-70万元。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因此今后企业要活下来,第一关就是环境关,能不能承受环保税的成本。